盐城晚报|“智慧勤务 数据跑腿 集成作战” 盐城边检站建设精准管控体系

  • 发布时间:2022-05-10
  • 浏览数:0

登轮人员正通过“梯口系统”核验。吴迪丞 摄

网上窗口的启用,大大提升管控质效。吴迪丞 摄

为全力保障盐城港“一港四区”口岸管控和整体防控,盐城边检站创新口岸管控理念,变革口岸管理模式,向科技要警力,建设由“梯口系统”“网窗系统”“港口系统”组成的精准管控体系,提升口岸管控效能。以智能、精准、高效的边检勤务服务,确保4个港区11座码头23个泊位的安全稳定。

“智慧勤务”:梯口系统 智能高效

4月28日中午11时,记者来到盐城边检站大丰港驻地,在通用码头2号泊位,一艘装有55000吨硫磺的马绍尔群岛籍艾迪轮缓缓进港靠泊。此时,在船舶梯口前,大丰海港港口有限责任公司30名码头工人,身着白色防护服头戴安全帽,正在一台约2.5米高的电子设备前排队,准备核验身份后登轮。

“核验通过,请通行。”队伍中的码头工人夏正余,今年56岁,在大丰港码头工作四年有余,他告诉记者,以往船舶靠泊后,需要带登上外国船舶的许可证、身份证,至少提前1小时排队,进行人工核验,现在提前5分钟到梯口排队都来得及,中途下船吃饭、换班或去洗手间,只要刷脸就行,还不用担心证件丢失,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矗立在船舶梯口的电子设备“电子哨兵”,是盐城口岸精准管控体系建设中的“梯口智能精准管控服务系统”(“梯口系统”),自动分流进出港人员、自动检验上下船人员、自动提示靠泊船舶,使警务更智慧民生更便利。

港口目前配备8台“电子哨兵”,最繁忙的时候,4座码头8台“电子哨兵”可同时执勤,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盐城边检站巡查民警洪良国向记者介绍,“以前人工核验上下船人员证件,平均每人耗时1分钟,现在梯口系统帮助核验,每人只需3秒钟,船方因此减少了靠泊费用,随着靠泊的船舶艘次增多,港口业务量也会增加,方便快捷,多方获利。”

“数据跑腿”:网窗系统 便民利企

2020年1月,国家移民管理局边检行政许可网上窗口(“网窗系统”)正式启用,盐城边检站服务管控质效大大提升,也给老百姓和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中午11时20分许,在码头工人陆续登轮时,大丰海港港口有限责任公司吴宏德告诉记者,以前给工人办理登轮证,准备材料,还要来回送材料,花费不少时间,现在通过微信小程序,按照步骤申请电子登轮许可证,不用担心材料丢失,“印象中,一套流程下来,最短的节省2小时,最长的能节省6到7个小时,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好事。”

盐城边检站执勤二队副队长陈盛介绍,个人在国家移民管理局边检行政许可网上窗口注册后,从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到电子登轮许可证发放,都是网上办理,港务公司和船代公司工作人员不用再到处联系,也不用准备纸质材料,数据网上流转替代人工“跑”业务。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许可申请、证件签发”等环节不见面审批,减少人员接触,方便高效又安全。

“集成作战”:系统融合 联动协同

国家移民管理局港口边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港口系统”),主要承担电子登轮证审核、审批、发放及船舶动态管控等工作,在延伸管理触角、处置警务警情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4月25日中午12时,集装箱码头1号泊位“电子哨兵”发出“禁止登轮”警示,并将数据反馈至后端,随即后端管理平台显示失效证件名单。正在执勤的前台查验民警吴迪丞告诉记者,社会人员向“网窗系统”提交电子登轮证申请,数据流转至港口系统后,完成审核、审批和发放,当电子登轮证信息录入“梯口系统”后,一系列数据又会流转给“电子哨兵”,平台数据间的碰撞比对和关联分析,成为智能预警的关键环节。

下一步,盐城边检站将继续聚焦打通数据壁垒、联通信息孤岛研发思路,一方面主动推进精准管控体系运行和测试;另一方面积极建设智慧监管平台,重塑勤务运行机制,确保系统运行和勤务组织协调统一。

(转载自盐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