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向海图强 港口升级如何助推外向型发展?

  • 发布时间:2022-08-24
  • 浏览数:117

福建向海图强,福建的海洋经济走向深蓝,福建的外贸动能不断强化。

8月22日上午,“港口雄开万里流”网络主题福建行活动媒体通气会在福建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召开。福建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从近年来福建港口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加速崛起、“丝路海运”影响力逐步显现、港口绿色智慧转型升级不断提速、港口集疏运体系日臻完善等六个方面介绍福建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新成就。

福州港江阴港区,是福州的核心港口,该港口于2002年12月18日开港,港区规划集装箱泊位17个,可形成通过能力825万标箱。目前已建成1-5号5个泊位,设计通过能力175万标箱,可满足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乘潮单线通航,是福建省重点打造的集装箱港区之一。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3月20日,为实现江阴港区生产作业自动化,港区新上线CITOS7生产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实现船舶配载、泊位计划、堆场派位、岸桥策划等自动化,不仅解决了因核心功能受限造成作业效率和作业工艺无法突破的瓶颈问题,还实现了整体生产业务流程的统一管控,提升了港口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用大数据开启福州港“智慧港口”建设新篇章。

福州江阴港等福建港口的“智慧港口”建设,使得闽省外贸进出口的“内力”不断提升,福建经济“三驾马车”的外贸方阵获得有力支撑。

2021年,福建海洋经济总量继续突破万亿元大关,海洋特色尽显无疑,海洋优势持续演绎。福建拥有长达3752公里、占全国六分之一的海岸线和众多深水良港,港口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经过长期发展,福建沿海港口形成以福州港、厦门港为国家主要港口,湄洲湾港、泉州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四个港口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格局。

拥有“一港八区一港点”的福州港,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也是区域综合运输重要枢纽。数百年前,马尾罗星塔就已是国际公认的航标。今天的福州港,已建成生产性泊位157个,最大可靠泊15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和30万吨级散杂货船舶。集装箱班轮航线通达日韩、东南亚、西非、美西……贸易往来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2021年福州港吞吐量创历史新高,完成货物吞吐量2.74亿吨,蝉联全省沿海港口第一。目前,江阴港区成为福州港第一座拥有远程操控装卸能力的集装箱码头。

港口成为福建外贸发展的有力支撑,有一个方面首当其冲:港口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港口物流运输体系顺畅通达。

据了解,《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20~2035年)》及四个沿海港口总体规划全面获批实施,为沿海港口分工协作、错位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公开的数据显示,至2021年底,福建沿海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43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90个;实际年货物通过能力超8亿吨,其中集装箱超2100万标箱;建成罗屿40万吨铁矿石泊位等大型深水码头,沿海主要港湾建成10~40万吨级不等的大型深水航道,具备通航和靠泊世界各类最大主力船型的设施条件。这是一个非常亮丽的方阵。

福建各港在助推贸易发展的进程中区别化与特色化的发展,厦门港集装箱干线港地位稳步提升,福州港内外贸集装箱齐头并进,泉州港内贸集装箱运输有序发展;福州港罗源湾、湄洲湾港东吴大宗散货接卸中转储备基地初具规模,对台中转主通道日益突显。福建港口方阵的规模化与专业化,为福建外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目前,福建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近300条,每月往来国内外航班约2000班,通达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海丝”与“陆丝”实现无缝对接,厦门中欧、中亚、中俄班列可达波兰、匈牙利、哈萨克斯坦等12个国家34个城市,泉州、福州中欧班列相继开行。

具有海洋优势与港口优势的福建,注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动能。

(转载自中国港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