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以致远开新局——贵州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书写十年精彩华章

  • 发布时间:2023-07-10
  • 浏览数:3112

十个春秋风雨兼程,十年征程激荡人心,十载年华捷报频传。是什么力量引领着贵州省港航集团发生着巨变,以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朝着“通江达海”的目标奋楫扬帆?

翻开贵州航运地图,如今,“北上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大动脉”已初步成形,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汇入长江到东海;南盘江、北盘江、都柳江则直达珠江口出南海。随着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贵州南北陆海新通道的出现,或将打破现有贵州经济格局,凸显出贵州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能力,贵州水运大发展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回忆激情岁月,重温十年征程,汲取奋进力量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贵州多条主要航道因流域水电站未同步建设过船设施,导致曾经繁荣兴盛的贵州水运,被完全阻断,逐渐衰落。

将时针拨回十年前,得益于“通江达海”梦想的孕育,贵州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贵州港航”)因通江而生,达海而兴。自此以后,一群胸中闪耀着执着梦想与希望的港航人,在我省乌江、赤水河、清水江、南(北)盘江、红水河以及都柳江沿江河两岸的碍航险滩边上绘宏图筑梦想。借势借力激荡起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不断为“黔货出山”打开更广阔的消费市场,为“产业互联”提供了更便捷的路径选择。

奋楫逐浪千帆竞,换道超车新征程

擘画蓝图、立柱架梁。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颁布实施,明确了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给予了贵州有力支持,为贵州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积极发展水路运输,规划研究打通西南地区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水运通道”,这句出自当年国务院2号文件的话,虽然寥寥数字,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再一次激起了贵州通江达海的梦想。

倾情牵挂、倾力指导。抓住(国发〔2012〕2号)的政策机遇,面对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省委、省政府对水运发展高度重视,把水路作为重点战略部署——

2012年8月在原贵州省航运总公司基础上组建成立贵州省航电开发投资公司。

2013年,波澜壮阔的贵州水运建设史上出现首个拐点:省级层面首次出台《贵州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提出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水运建设大会战。确定以“以航为主,航电结合,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发展方略,向决胜关键的“有电无航、电通航断”的水运顽疾转战。

2015年9月,西部地区第一个翻坝运输系统工程——全长17.209公里坝上港区(樱桃井码头)和坝下港区(沙湾码头)连接公路的乌江构皮滩翻坝运输系统工程建成。

2016年,贵州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完美收官。全省航道通航里程达3957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突破1000公里,居14个非水网省市第一,“北入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大动脉正加快形成。

2016年12月,在乌江断航13年后,500吨级船舶空载入渝重荷返黔首航圆满成功;2018年5月,贵州首座航电枢纽电站---都柳江从江航电枢纽电站建成投运,“以电养航”实现了零突破。

2021年11月16日,随着贵阳港开阳港区北上长江首航仪式正式启动,14艘货船运载着6800吨磷矿,从贵阳港开阳港区洛旺河码头出发,前往重庆涪陵,因乌江沿线梯级电站建设中断了近20年的乌江“黄金水道”首次大规模复航。

2022年6月29日,乘着“新国发2号文”的东风,思南港邵家桥港区正式开港,12艘货船运载着6000吨水泥熟料从港区鸣笛起航,沿乌江水路直奔重庆涪陵进入长江。这是乌江复航后,我省首个“港口园区化”项目投入运营,标志着贵州省乌江航运由此迈入常态化和稳定化发展的新阶段。

同年,伴随(国发〔2022〕2号)出台,贵州随即印发实施《贵州省水运体系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组建港航集团,2023年1月,在贵州省航电开发投资公司基础上组建贵州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主营港口航道开发建设、水路客货运输、航道枢纽建设运营等业务,全方位服务贵州水运高质量发展。

一组组跳动的数字、一次次刷新的排名,见证贵州港航只争朝夕的奋斗足迹——

这十年,贵州港航不断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发展,以新成效、新业绩、新跨越推动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品牌提升,公司注册资本从200万元增加到16亿元,资产从不足850万元增加到58亿元,从业人员从不足20人到增加到500余人,分别增长了805倍、682倍、25倍,公司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乘势而上开新局

机组发电从无到有,航道建设从有到优,沿江港口由优向强。

都柳江是珠江水系的重要支流,贵州省规划的五条主要水运出省通道之一,国家航道主骨架网的重要支线,西南地区水运出海的北线通道。2013年《柳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确定柳江干流治理开发任务是防洪、航运发电统筹兼顾,综合开发利用,柳江干流共17级开发方案,贵州境内规划10个梯级,从上而下分别为白梓桥、柳叠、坝街、寨比、红岩、永福、温寨、郎洞、大融、从江。

以此为契机,都柳江从江、大融航电枢纽工程随即正式开工建设,这是贵州实施以航为主、航电结合、综合利用、协调发展新模式的实践,也是全省水运创新发展的突破,填补了贵州无航电枢纽的空白。

从乌江河畔到清水江沿岸,在航电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下,贵州港航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理念,坚持持续发力聚合力,加快推进从江、大融、郎洞、温寨等航电枢纽工程的建设,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2018年5月5日,贵州首座航电枢纽工程——都柳江从江航电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是贵州第一个航电枢纽,此举标志着从江航电枢纽从工程建设转入发电运营。都柳江从江航电枢纽工程设计通航船舶吨级为500吨,航道等级为Ⅴ级,电站装机容量45MW,库区正常蓄水位193米,死水位192米,总库容5476亿立方,工程等级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通航船闸等级为四级,航道等级为五级。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

机器轰鸣声与钢筋撞击声不时响起,吊车、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不停运转……贵州港航把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组建重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专班,倒排时间表、挂好作战图,各个重大重点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为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快投快建、达产达效按下了“加速键”。

2022年6月,位于台江与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平寨航电枢纽工程三台机组全部投产,平寨航电枢纽工程是继都柳江的从江、大融、温寨、郎洞四座航电枢纽投运后,贵州航电建设、运营、管理的第五个航电枢纽项目。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

借势借力,贵州港航旗下的贵州沿河乌江轮船有限公司在2021年投资4700万元完成了13艘500吨级货船建造后,又在2022年持续发力,投资2亿元完成50艘500吨级船舶的建造工作,在战略性产业培育和扶持方面,下好资本驱动创新的“先手棋”,下好要素升级产业的“关键棋”,下好项目撬动市场的“引领棋”,把政策用活用好,为贵州水运高质量发展添动能、聚合力。

新国发2号文件提到,要打通北上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通道,推进望谟港、播州港、开阳港、思南港等港口建设,随着贵州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省把乌江水运航道建设作为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通江达海”重点任务,乌江作为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水运出省主通道,各级各部门和沿线群众对乌江水运寄予深切厚望。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贵州港航积极抢抓国家一系列政策重大机遇,坚持大干快上、力争实现一批在建项目竣工投产、建成项目达产满产。在项目建设中,始终保持尽锐出战、分秒必争,以重大项目的“稳”和“实”,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进”和“优”,点燃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随着“新国发2号文”和贵州推进水运体系建设的落地实施,“五江联动”贵州航运盛景更美好、更壮阔的新未来已跃然纸上,令人倍感期待。

贵州港航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壮大贵州水运、服务贵州经济”的使命,发扬“天道酬勤、航以致远”的企业精神,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抢抓国家“交通强国”“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发展战略的政策机遇,以贵州水运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着力打造贵州水运物流内畅外通循环有序的战略链接,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和珠江经济带,为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水运保障。

蓝图已经绘就,为梦想而战的贵州港航人,正以朝气蓬勃、精神抖擞的状态,推动“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运营商”战略框架落地生根,开启新的航程。

(转载自中国港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