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月12日,集团召开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科技创新攻坚年”动员部署会议,动员全集团上下向先进学习、向先进看齐,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干字当头、奋发有为,以深化改革促攻坚,以科技创新求突破,不断开创盐城港航事业发展新局面。即日起,集团官微开设《科技创新攻坚年》专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纵深推进“科技创新攻坚年”活动,全力打好科技创新“主动仗”,以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在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敢争先,为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今天推出
盐城港滨海港区
《提质增效谋发展 科创引领谱新篇》
科创引领,质效并进。2025年,滨海港区将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党委部署,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和“6+3”重点工作,以“抓机遇、创特色、展亮点、多贡献、争一流”为竞逐要素,以深化改革为目标,以科技创新求突破,实干立根、向“新”致远、奋楫笃行,全面谱写滨海港区高质量发展华丽篇章。
聚焦全年目标 靶向发力 着力提升生产经营新质效
始终坚持“算账式揽货、定制化服务、分星级定价、一季一走访、修正式创新、增效益共赢”要求,着力打造环节最少、效率最高、效益最佳的港口运营质态。一是聚焦市场开拓。以星级客户为中心,加快经营方式转变,深挖腹地、淮河流域市场,力争全年新增客户5家以上、货种3类以上,确保全年货物吞吐量和营业收入增幅超10%,外贸吞吐量翻一番。二是细化管理标准。深入开展生产作业管理“同质化比拼、系统化培训、军事化管理”标准化考核,出台客户经理制实施细则,组建一支不少于10人的客户经理团队,推动服务品质提档升级;推动“二级公司责任化、三级公司个性化”考核体系全覆盖,年末实现二级公司达发展保本点、三级公司达运营保本点,单位作业生产率提升5%以上。三是调优货种结构。整合船货代资源优势,拓展以港口“进销存”为基础开发的一站式全链条物流链,推动汽车滚装、粮食、风电装备等优势货种横向一体化运营,蓄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特色港和品牌汽车指定出口口岸,实现高附加值货种占比超30%。
聚焦项目推进 配套提升 着力打造多式联运新格局
坚持“项目立航”,深入推进航道、码头、堆存、仓储等“十大能级提升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港区功能布局和配套设施布局,打造“公铁水海储”多式联运体系。一是组织保障有力有序。成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协同、职能部门落实的项目攻坚领导小组,推行“一日一了解、一周一督办、一旬一通报、一月一检查”查验机制,形成整体合力、传导压力的实效推进机制。二是聚焦重点狠抓推进。精准推进滨海港铁路支线延伸至汽车滚装码头项目、20万吨级航道工程、1#-4#物流园海域证转土地证等手续办理,开工建设大件码头和3#-4#泊位工程,加快零碳物流园建设,完成仓储物流园屋面光伏全覆盖;创建省级平安工地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示范项目,正式运营河海联运作业区并实现首单业务。三是政企联动协调发展。瞄准“公转水”“铁转水”“水水中转”以及仓储物流发展短板缺口,加强与地方政府、“一关两检”沟通互联,推动支持港口仓储发展措施出台,着力打造综合保税区,确保仓储物流园综合使用率达90%以上。
聚焦本质提升 提质增效 着力蓄积融合发展新动能
坚持源头防范、系统管控、长效治理的原则,聚焦成本控制、运营管理、风险防控、化遗防新等全面挖掘降本增效潜能。一是做实“化遗防新”措施。围绕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方面”,用好“改、建、治”三大举措,严格落实“五位一体”工作要点,定期开展融资、贸易、信访等专项风险排查,以“强港十大文化”为落脚点,全面打造企业文化特色IP,建成办公区法制与党风廉政教育长廊,协同属地政府全面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和联席会议纪要事项办妥、办实。二是做精“业财法融合”机制。常态化开展运营管理、成本分析,固化分析格式模板和流程规范说明,做精、做优“港口+供应链、物流、贸易”等业务;建立可复制的成果巩固台账、攻坚突破台账两本“案例集”;针对两类货种开展流程优化和降本降耗,实现利润率同比提升50%。三是做细“平安示范港”建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快安健环系统建设及应用,推动智能安防视频系统、设备在线监测系统、车辆监管预警系统等上线使用,切实降低违规作业、设备故障、车辆违章等风险,有效提升港口整体作业效率,逐步实现“人防”向“技防”转变。
雄关漫道,任重道远,奋战正酣,踌躇满怀。2025年,滨海港区将重点围绕“平安示范港”“汽车滚装进出口”等目标方向,优化资源配置,以科技创新助力港口经营转型,为盐城港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蓄力争先、勇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