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是中外互利合作的重要纽带。10月15日,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举行了科技技术创新论坛和三场主题会议,各行各业代表聚焦科技创新、消除贫困、经济复苏、区域发展、互联互通等议题,为推动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科技创新助推铁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王稼琼
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铁路在运输效率、安全、资源、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较其它现代运输方式而言,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支撑了国家综合交通网络的构建,二是支撑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是提升了绿色发展水平。
在铁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铁路行业发展,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高速铁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方全面推进;智能铁路技术发展步伐加快。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建成高速铁路7万公里,普速铁路13万公里,合计20万公里左右。形成由“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速铁路衔接的高速铁路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其他城市群城际铁路逐步成网。以建设交通强国为目标,围绕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构建,中国铁路科技创新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攻关:一是工程建造技术方面。二是关键技术装备方面。三是自主运行技术方面。四是智能运维技术方面。五是易行服务技术方面。六是前瞻技术方面。
加快水路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费维军
水运相比其他运输方式具有运能大、单位运输成本低、单位运输排放和能耗低等比较优势,因此成为各大古代文明依水而生、当今绝大多数城市和产业带傍水而兴的重要条件,是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运输方式。
在当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水运在韧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在维护物流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更加凸显。近年来,我国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支撑更加有力。截至2020年底,我国内河通航航道总里程超过12万公里,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到3.1亿载重吨。2020年,我国内河货运量完成38.15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45.5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亿标箱,均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我国在自动化码头、港口机械装备、离岸深水港建设、河口航道整治、长河段航道系统治理等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形成了诸多世界领先的成果,正在从水运大国向水运强国迈进。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国水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一振兴内河航运,实现内河航运跨越式发展。二建设“沿海水上高速路”,打造沿海黄金水道。三增强远洋运输韧性,保障国际供应链安全稳定。四依托水路通道新优势,构建新型水陆联运系统。五强化安全、绿色、智慧要素引领,推动水路运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努力做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开路先锋——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申少君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肯定了交通“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成就,明确了交通“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的定位,赋予了“推进全球交通合作”的使命,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部职业资格中心将结合起来抓好贯彻落实。一是服务建立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积极推进交通人才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软联通”,积极推进与有关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交通职业资格国际互认工作,加强人才国际交流。二是服务加快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加强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交通职业影响的研究,聚焦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绿色低碳交通等加强新职业开发工作。三是服务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促进全球交通发展,认真开展国际交通大数据服务能力提升研究、国际交通智库建设研究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努力为交通开放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来源:中国水运网
上一篇:> > 投资发展集团:对标对表抓落实 凝...
下一篇:> > 大丰港区“迎国庆 颂清风” 廉政书...